(二十五) —— 都不让人省心 在小城摩德纳生活已经将近一周了,我室友是个叫 Alberto 的意大利人,此人是学生宿舍的老住户,学的是生物工程专业,本来只有三年的本科被他读成了五年,毕业对他来说简直是遥遥无期。 Alberto 是南部人,他秉承了南部人矮小的身材和疯狂豪爽的性格,天生喜欢足球,墙上贴满了意大利国家队的海报。 他每天在寝室出现的时间是中午,吃过午饭,他一般睡觉睡到晚上,翻翻他书架上的书,基本上都是新的。 有一次中午放学回家,我推开房门,竟然见他赤裸着全身站在书桌旁吃巧克力棒,可见此人是多么的“豪爽”了。 Alberto 有个红颜知己,我问他“那美眉是不是你女朋友啊?”他说不是。 但是有一次,我见两人在床上亲热,他们看到我进来了,竟然装作没看见一般,越发在那里亲得起劲。经过此事,我才理解 Alberto 跟我说过的意大利人生活中的三件大事——足球,性和钱。 此人很不省心,和我的作息时间完全是个反的,弄得我生物钟老是错乱。 不省心的还有一人,就是在前面提到过的,在我走的时候哇哇大哭的那个女学生。 一天我去电脑室上网,打开 QQ,发现她给我的留言。她说她不想读书了,主任和父母都劝她不要冲动,免得以后会后悔,但她义无反顾,坚持自认为对的“读书无用论”,还给自己想好了路子——跟着她妈去卖衣服。我也劝过她了,但是不顶用。 最最最不让省心的是老三,我一走,他就出事情了。 熟悉部队的人都知道,级别一般是三年一调,其中最难上的、竞争最激烈的就是“副团”。 提副团,首先是要通过省军区统一组织的“正营”级别的考试,在考试合格的人选中,还要被立为“后备干部”才有可能调为副团。但是,立“后备”也有蹊跷,那就是必须得到市分区领导的半数推举,才能被立为本分区的“后备”,提到省里成为副团。 老三“正营”级别的考试是第二次通过的。第一次考试的时候,那个最赏识他的分区司令员还没有退位,只要他考试通过,被立为“后备”然后被调成“副团”的可能性是非常的大,因为那个“小老头”是个火爆脾气,每次开会通过什么事情,只要他一声吼,其他有意见的领导都变得没意见。 但是,老三第一次没通过考试,第二次通过的时候老司令已经退位了。 “一朝天子一朝臣”,眼看着老三“正营”的第三年就要结束了,如果今年再不提“副团”的话,他就要转业。 谁知道他偏偏就是这么的被,恰逢分区换领导,新来的司令员对他非常的不了解,不但不立他为“后备”,还听有些人说他的身体不行,当初去南京学习的时候被退回来了,要把他划到了转业人员的名单。 老三这次真的是急了,天天心事重重的等着最后一天的来临。他老婆阴险的一面这个时候也显现出来,她估计是在哪里听到了他要转业的消息,提出要和他离婚,理由是“再也无法忍受他了”。他身体这个时候也很不给力,转氨酶指数再次升高,高到无法想象的地步。 这个时候的老三正可谓是“三面受敌”,他唯一想到的、可以倾诉的对象是远方的我,因为以前在一起没事的时候,他就喜欢跟我说这些关于部队的有的没的。 这下,我每天多了一项任务,就是在 QQ 上开导老三,时差啊,7 个小时的时差 !!! (二十六) —— 威尼斯也为你难过 老三这两个月过得很纠结,但随着他病情的好转,他的工作也得到转机——由于营房建设搞得好,他被评为“湖南省营房建设先进工作者”,新来的司令对他刮目相看。分区关系好的老同事,也不时在司令面前表扬他,把他的工作能力和以前获得的荣誉都向司令汇报。所以,司令决定,要尽自己的能力把老三留在部队。就在宣布转业命令的前2天,司令跟广州军区发电报,申请收回老三的转业命令。 老三最终留下来了,其实他都已经做好了转业的准备,以后的路怎么走都想好了。宣布命令的头一天,他单位的政委还假惺惺的说:“小赵啊,到了地方要好好干,继续发挥军人的优良作风!”其实,政委巴不得他走,没少在司令面前“吹风”。当听到转业名单没有老三的时候,那个政委气疯了。 老三老婆强硬的态度也软下来,没有像前面那样天天吵着办离婚手续。一天,老三去房产局给单位办收尾的手续,他早就觉得他老婆有点不对劲,所以这次顺带一起查了他老婆的房产,不查不知道,他老婆已经是两套房子的主人,连同结婚前买的一套,他老婆已经有三套房子,他彻底对他老婆死心了。家里的大哥劝老三离婚,老三说再看看吧,毕竟孩子还这么小。 在老三最伤心的头一个月,我也跟他着难过,特别是在视频里看到他憔悴的样子,我就恨不得能够马上回到他身边,紧紧地抱住他,我和老三从未如此亲近过。最严重的时候,我竟然没有去上课,整天呆在电脑旁,陪他聊天。老三说那段时间,他总是睡不着,有时候想睡了,一躺下脑袋里又想到最近发生的事情,想到现实的残酷和人生的无奈。老三睡不着的时候,就会打手枪,有时候半夜两三点他从梦中醒了,翻来覆去好久,最后只能靠打手枪让自己疲倦,然后休息一小会儿。我不知道我能为他做什么,只能默默的为他祈祷。 随着转业名单的公布,老三心头的一颗石头总算落地,我也松了口气。 这星期,我和几个中国朋友约好周末去水城威尼斯。到现在,我都认为,威尼斯是意大利最有魅力的城市,威尼斯之旅真是刻骨铭心! 走出威尼斯的火车站,迎接我们是一个开阔的码头,码头靠岸的地方停满了船,有几只海鸥在上空盘旋。 走在错综复杂的市井,脚下踩的,是已经被磨得光滑的石板路。时不时会遇到一座古桥,桥下一艘细长的“贡多拉”(威尼斯特有的尖角船)穿梭而过,船桨掠起的细长波纹一直延展到两岸长满青苔的老房子下。房子的百叶窗半掩着,窗台上摆着几盆鲜花,这时主人碰巧探出头来冲你微笑。 “叹息桥”上人来人往,桥上最显著的位置站着一个带着面具的异国客。仔细打量一番,想上去留张合影,片刻之间,他已经淹没在人群之中。 在去“利多岛”(“威尼斯电影节”的举办地)的轮渡上,天空下着细雨。当我们抵达的时候,雨已经停了。站在小岛的码头上,远处的另外几座小岛在暮霭中若隐若现,岛上的建筑安详沉静,仿佛被蒙上了一层细细的面纱。头顶飞过几只海鸥,海浪冲伴随着教堂的钟声冲刷着脚下的台阶, 到晚上七点的时候,回家的脚步已临近。转过头,想再看看夜晚的威尼斯,看看此时空荡荡的“圣马可广场”。这时,隐隐约约飘来一阵熟悉的旋律,一个艺人在晚风中拉着电影“教父 1 ”中的主题曲——“柔声倾诉”,那旋律,有种说不出悲凉。海面上,升起一轮明月,汽笛响起,我此时无比思念在中国的亲人们,特别是老三,如果此时他在就好了。 |